首页

调教美少女视频

时间:2025-05-29 03:06:41 作者:5月28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上升0.15个点 浏览量:82904

  中新网赣州8月30日电 题:新长征再出发:不同岗位同一份传承 江西赣州英烈后代赓续红色血脉

  作者 周昕

  位于江西省南部的赣州市,历史文化久远灿烂。这里是江南宋城,是客家摇篮,更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这片土地浸染过革命先烈的热血与豪情,演绎过革命岁月的激昂与沧桑。

  如今,英烈后代们已接过先辈的旗帜,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十七年如一日讲述父辈们革命历史的讲解员,义务参与演出、为群众重现长征送别场景的群众演员,危难之处显身手、挡刀护民保平安的民警……他们在不同岗位中诠释新时代长征精神。

  十七年如一日做人民的讲解员

  赣州瑞金,道路两旁旗帜上悬挂的“瑞京”将这片红土地上的历史娓娓道来。作为闻名中外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瑞金是苏区时期党中央驻地、苏维埃中央政府诞生地和苏区精神的主要发源地和形成地。

  今年是刘阳从军队退伍后,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担任讲解员的第十七年。“从小我就受到父亲教导,红色革命精神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要做永远的‘红军’。”虽然为游客讲解过上千场,但每一次讲解他都会拿出最饱满的热情,向踏上这片土地的游人讲述父辈们的革命历史。

  走进瑞金市苏维埃纪念园,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门前的浮雕墙面犹如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浮雕左边图案“战略转移”,刻画的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为北上抗日、实行战略大转移,与苏区群众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动人场面。

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讲解员刘阳在为游客进行讲解。(受访者供图)

  望着这面浮雕,刘阳告诉记者,他的爷爷刘德桂是一名红军,当年长征再无音信,对爷爷的印象只停留在名字里。

  据记载,当时仅有24万人口的瑞金参加革命者达11.3万人,其中近5万人壮烈捐躯,留下姓名的烈士只有1.7万余人。

  义务演出为人民重现长征送别场景

  68岁的王慧群,在长征渡口处上演的情景剧《告别》中扮演一名“送行百姓”,把浮雕上送别红军长征的这一幕“演活”。这部情景剧以于都河畔为天然背景,王慧群和其他演员扮演的“百姓”身穿带补丁的麻布上衣,在同“红军战士们”做最后的告别。

情景剧《告别》在于都河畔上演。(周昕 摄)

  于都,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这里是“地球上的红飘带”的起点;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这里是“惊心动魄的史诗”的卷首;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笔下,这里也是“中华民族伟大长征精神”的起源。

  得知长征情景剧在招募义务演员,王慧群没有犹豫就报了名。四年来,王慧群演过上百场“送别”,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风吹雨打,她从未缺席。退休以前她是自来水厂工人,同时也是红军的后代。

  向记者回忆起父亲的往事,王慧群很是激动。小时候她问过父亲这样一个问题:当年为什么选择参加红军长征?“(因为)这是一支一心向着人民的队伍。”父亲的回答刻在王慧群的脑子里,也化作了她对父亲永远的怀念。

  谈起长征精神,王慧群有着自己的理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父辈的使命是从这里出发解放全中国,我的使命就是在这里践行新长征再出发,把这段历史告诉更多观众,激励更多人前进。”

  一场演出过后,顾不上擦汗,王慧群和演员们告别,前往老年大学上课。

  冲锋在前为人民守护一方平安

  瑞金,也是人民公安的发祥地。

  一走进沙洲坝派出所,墙上八个红色大字吸引了记者的目光——“铁一般的责任担当”。人群中,民警徐东华个子不高,默默站在角落里。但5年前他却在危难之时为民众挡刀,以一腔热血诠释警魂。

  2019年3月20日早上,赣东南市场有一男子将肉摊上的刀抢走。徐东华和同事接警后立即赶往现场处理。在瑞金市汽车站对面,徐东华发现一男子手拿一把刀不时挥舞。

  马路附近人员较为密集,一旦该男子持刀行凶,后果将不堪设想。徐东华一面请求增援,一面果断快步向前将他拦住。该男子情绪失控,在反抗过程中举起手里的剔骨刀疯狂往徐东华身上砍去,致使徐东华左脸额头、左手手掌等多处被砍伤,左手大拇指直接被砍断。

  用血肉之躯,守护百姓生命安全,这句话形容徐东华不为过。

沙洲坝派出所教导员徐东华向记者展示手指恢复情况。(周昕 摄)

  “你冲上去的时候不害怕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徐东华表示自己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千万别伤及群众”。看着自己的伤疤,徐东华告诉记者,在同事家人的帮助下,他也曾用很长时间忘记伤痛。

  徐东华身上同样流淌着红色血脉,他的太爷爷是一名红军烈士。从小他听着长辈讲的红色儿歌和英雄故事长大,那时候起他就立志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像祖辈一样帮助更多人。

  如今,他如愿了。因表现突出,徐东华先后获得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最美基层民警提名奖、中国好人等荣誉。而这些荣誉,在采访时他只字未提。

  “这是我们作为警察的本能反应,如果有下次我也会冲上去。”徐东华说。

  行走在赣州这片红色土地,英烈后代正用自己的方式做新长征路上的“播火者”。(完)

【编辑:刘阳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以专业技能回馈社会 16名香港学生获颁“创明天奖学金”

“歌诀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在不同区域和生活的创作背景中,有不同的版本,丰富又有泉州独到的特色。”杨柳青表示,学习丰富多彩的泉州歌诀,对学习泉州话,了解社会生活和闽南风情民俗有很大的帮助。

事关房地产政策、电诈惩戒 12月新规一览

老将、新秀同场竞技。本次比赛吸引北京、河北、上海、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南、广东、云南、陕西、浙江等全国13个省(直辖市)65支队伍近600人参与角逐,不乏2024年亚洲跳绳锦标赛中国跳绳国家队成员、初次征战全国赛的小绳童。

微视频|跨越文明的对话

赣州是江西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最前沿,也是大湾区联动内陆发展的直接腹地。近年来,赣州市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策应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发挥“桥头堡”优势,扎实推进与深圳对口合作,全面落实粤赣两省五年实施方案,深赣港产城一体化合作区发展规划获批,深圳科技园赣州园区开园,深赣协作共建产业园区即将落地建设。

深圳加速布局“天空之城” 争创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

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因此,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仅需要丰富的物质财富,也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首先,作为人类的存在方式,文化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人既是自然存在物,也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即是说“人是文化的存在”。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生存方式出发,认为人的实践是一种“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人类自身美好生活世界的。因此,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文化是实现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现实条件。文化上的每一次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追求进步、探寻本质的结果。其次,文化引领美好生活。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需要文化的方向引领和保驾护航。一方面,“两个巩固”有力抵制了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为人民提供了一个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方向指引和精神动力。最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90个药品通过医保药品目录初步形式审查

大成殿内,迎神、盥洗、奠帛、洗爵、献爵仪式依序进行,这是“宋代释奠礼”的展示,祭典也来到了第二章节“明于古”。近900年前,孔端友“扈跸南渡”定居衢州时,带来了宋代的“释奠礼”,今年祭孔,首次恢复“宋代释奠礼”。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